133-0822-8980
当前位置: 首页 - 资讯 - 行业动态 - 广州酒家加快预制菜新品研发 预制菜的利好政策与投融资现状 工业厂房一站式服务提供商

广州酒家加快预制菜新品研发 预制菜的利好政策与投融资现状

发布日期:2023-04-04 点击:57
核心提示:自疫情袭来后,预制菜持续走热。2022年,企业布局预制菜的信息频频出现,预制菜相关的利好政策也此起彼伏,也吸引了资本的争相入局。据红餐网不完全统计,2020年以来,预制菜领域的融资数量已近40起。

预制菜的利好政策与投融资现状。自疫情袭来后,预制菜持续走热。2022年,企业布局预制菜的信息频频出现,预制菜相关的利好政策也此起彼伏,也吸引了资本的争相入局。据红餐网不完全统计,2020年以来,预制菜领域的融资数量已近40起。在获得融资的企业中,既有B端的供应链企业,也有瞄准C端大众消费的预制菜企业或餐饮品牌。一些业内人士认为,未来市场当中,B端会诞生许多大型供应链企业;而在C端市场,也会出现一些专门做预制菜的上市公司。



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

预制菜作为新消费的“顶流”,2023年首次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,提法是“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”。

2022年3月,广东省政府发布《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》,而在今年初召开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、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,“预制菜”也被频频提及。

一片火热的预制菜市场背后,如何保证风味最大程度还原、营养物质最大程度保留,是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。《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》中显示,61.8%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的口味复原程度有待提升。

“希望通过高质量的生态集群建设,打通预制菜产业做大、做强的痛点、堵点,让八大菜系、中国美味原汁原味飘香世界。”格兰仕集团副总裁、预制菜智能烹饪设备专委会执行主任邹能基透露,格兰仕持续发力预制菜智能设备的同时,联合农产品供应、预制菜企业、新零售平台、物流平台等上下游相关龙头企业及专业机构,打造产业生态联盟,跨界推进开放合作、价值共创、紧密协同、创新发展,旨在深度融合全国预制菜上下游产业优秀企业特长,打造一个真正代表中国预制菜未来、富有全球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链。

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、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谭海城表示,接下来联盟将进一步促进预制菜产业生态链融合化发展、标准化发展和品质化发展,包括食材采购、产品研发、加工生产、包装制造、冷链物流、智能烹饪设备、餐饮及便利店销售等,将引领预制菜产业立体式、矩阵式协同发展。

数据显示,截至1月26日,2023年春节销售季全国预制菜销售额约1307.53亿元,较去年同比增长约43.6%。其中,广东整体消费占全国市场的1/10,约128.75亿元。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,同比增长21.3%,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,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。

据悉,中国预制菜产业生态联盟发起单位包括格兰仕、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及广州酒家、陶陶居、西贝餐饮、喜市多、国联水产、蒸烩煮、日冷食品等预制菜产业链优秀企业。另外,格兰仕联合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等单位发起制定了《适用于微波加热的预制菜通用要求》《即热预制菜专用微波炉》标准,共建中国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集群,推动预制菜标准体系的完善、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。


广州酒家加快预制菜新品研发

盆菜、速冻菜……广州酒家加快预制菜新品研发和产品升级,速冻食品的营收一度是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。《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白皮书》显示,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,同比增长21.3%,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。

在一系列政策加持下,广东餐饮行业逐步回暖。据统计,2023年第一季度,广东省餐饮主体从2022年12月的103.3万家增长到目前的107万家,增幅达3.7%,营收达480亿元,同比增长20%。

2022年6月,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了《关于精准帮扶市场主体助力扎实稳住经济的若干措施》,从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、助力市场主体提升竞争力等5个方面提出16项具体细化举措。今年1月,《广东省培育扶持个体工商户若干措施》实施,从降低经营成本、强化金融扶持等6个方面提出了31条具体细化措施,打造个体工商户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,切实帮各类企业“稳经营、增信心”。

广东省餐饮服务协会秘书长程钢认为,受疫情影响,人们的消费行为和习惯变化,不少餐饮主体“危中寻机”。有的主动调整经营方式,包括创新预制菜等餐饮产品、加强产业跨界融合,叠加新兴消费元素,扩展了商业空间,优化了品牌体验和认知,最终增强消费信任激活市场,以实现更平稳、可持续、良性循环的发展。

中国烹饪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,1至2月,在春节假期和助企政策带动下,餐饮消费需求大幅释放,餐饮市场回升明显,为全年发展开了个好头,对于提振2023年消费信心起到了“催化剂”的作用。


一季度广东餐饮业营收480亿元

近日,包括春熙路商圈在内的全国10个城市的12个商圈已被确立为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。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智慧消费生态体系,将会满足居民品质化、多样化消费需求。

包括直播、短视频,数字化渠道和社交分享功能帮助刺激消费需求,吸引更大客流,拉动餐饮消费。“我们通过策划肥肥故事汇、美食推荐官探店等视频,提升品牌热度。”肥肥虾庄董事长柴标说,部分门店一天七八成的客流来自网络平台引流。

更多老字号尝试跨界创新,吃喝与游、演、娱、购等多业态结合,多样新场景丰富消费体验。在陕西,集秦腔演艺、老字号美食、国潮新零售为一体,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的游客越来越多;西安饭庄总店通过陕菜文化体验博物馆,让顾客沉浸式了解当地饮食文化;老字号企业变身“便民社区食堂”,开启社区连锁新模式。

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靳文平表示,老字号开启多元化发展新篇章是餐饮行业以市场为导向,以消费需求为突破口改革探索的缩影,有助于推动行业发展,提升品牌的社会和经济效益。

今年1—2月,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了3.5%,实现了由降转增的变化。国家信息中心在分析全国生活服务类商户经营情况后发现,生活服务业经营活力和消费活力均在快速增长,3月日均指数分别比去年12月提升25.4个点和36.9个点。不断释放的消费活力正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,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。


今年以来,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的举措持续发力,百姓消费信心不断增强,消费市场回暖态势明显,不断激发的消费潜力,正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。

春季时令蔬果集中上市,生鲜配送时效提速,这批刚刚采摘的江南春笋最快10个小时就可以端上北方市民的餐桌。春游踏青正当时,人们出行半径持续扩大,在江西萍乡的万亩油菜地里露营,在安徽黄山脚下赶一场市集,围绕“赏花游”而延伸的文旅消费新场景亮点纷呈。各地商超、购物中心迎春焕新,一批特色餐饮、零售商铺入驻开张。国家信息中心高频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我国线下商圈消费热度稳步增长,3月日均指数值相比去年12月低点大幅增长27.7个点,居民线下消费持续火热。


面对总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,今年,国家深入实施《“十四五”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》,从优化投资空间、增加优质供给到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,释放内需潜能;从全面促进消费、加快消费提质升级到健全现代市场和流通体系,促进产需有机衔接。一系列扩大内需、提振消费的举措正密集落地,持续激发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潜力。


传统消费提质升级,新型消费也在培育壮大。在四川成都的春熙路商圈,新入驻的27家首店为顾客带来了新的体验。

商务部把今年确定为“消费提振年”,各地基于资源禀赋和区域优势,相继推出一系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品牌活动。“季季有主题、月月有展会、周周有场景”的消费活动将贯穿全年,形成波浪式消费热潮。就在几天前,北京亮马河正式开航,融合乘船游览、品味美食、夜跑滑板、水岸演艺等多种消费场景,串联沿途分布的三里屯、燕莎、蓝色港湾等重要商圈,形成集文化、旅游、商贸于一体的多元化公共空间。

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内需市场,消费潜力巨大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作出重要论述。在今年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尽快形成完整内需体系,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,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、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、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。